第二次回国时,不再是个穷学生了,才长了些胆子去见旧时的朋友。众人好客,不由分说拉了去一家酒店,很是吃喝了一顿,又结帮去包厢唱卡拉OK。帐单过来,朋友早抢着付了,我心里却很是不安。朋友见状便笑问:“这些年你在外头到底成了些什么事?”我想说我读了两个学位,管着一个诊所,写了一些据说不错的文章,却最终嚅嚅不成句———在汹涌的物质潮流面前,精神算个什么东西,也值一提?
他乡和故乡,物质和精神,我这一辈子大概都会被这两种困惑撕扯着,永无解脱之时。
于是,就有了《望月》。《望月》是一本关于选择,关于困惑,关于挣扎的书。故乡对于书里的男男女女来说只是一种午夜梦回的情怀,而他乡才是日日相对的现实。可他们却又始终与那个现实若即若离,不能完全融入其间。于是,就成了他乡和故乡中间的边缘人。
他们同时也被物质和精神撕扯着。孙氏三花都想追求独立于物质的精神完美,对事业如此,对感情也如此。最后才发现,精神和物质原来是一条长线上的两极,世上诸多的事件不过是两极之间的混合地带,而她们自己,原来只是混合地带中的混合人。她们似乎有选择,她们其实没有选择,每选择一次,心便残缺一块。
在加拿大有个叫“中国笔会”的组织,云集了许多来自祖国的资深记者和作家。他们看过《望月》后,几乎都认为结尾是个温馨的理想主义大逃亡。我说:多伦多的冬天太长太冷了,温馨一下,不算太过吧?